最新动态

                  吉安应用工程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1年)

一、学校情况

1.学校概况

吉安应用工程学校创办于2005年,是经吉安市教育批准,江西省教育厅备案的全日制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现开设有计算机应用、铁路运输服务、音乐表演、电子商务等热门专业。

学校新校区位于吉州工业园区君华大道与宏展路交叉北口,占地面积40余亩,建筑面积近22900平方米,有综合楼、教学楼、实训校、宿舍楼等;设有多媒体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舞蹈练功房、乐器房及演奏训练室,健身房、乒乓球、桌球室和标准篮球场等文化体育场地。有食堂餐厅、校园超市、浴室洗衣房等比较完善的生活设施。学校教职工108人,专任教师82人,学生1835余人。

学校经过16年的文化积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厚,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便捷的校园信息网络,完善的红色教育、国防教育设施和军事技能训练场地,高标准的学生公寓和配套的生活设施。秉承井冈山红色文化精神,打造吉安一所军事化、封闭式管理学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政治强、品德优、业务精、技能型实用人才。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面向政法系统、铁路部门,实行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定向委培。广开就业门路,在“长三角”、“珠三角”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开辟有就业基地,保障毕业生100%就业。为提升学生文化层次,我校与多所省内外大专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定向单招或网络教育等形式,为学生大学深造开通了直通车,以圆学生大学梦,为社会培养更高级技能型人才。

2.学生情况

目前在籍学生人数1835人,比上一年度的在校生1038人规模增加了600余人。37个教学班,19级 120 人,20级866人,21级 849人。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吉安市,今年招生人数有新的突破,达849人,其中历届初中毕业生25人,占总人数的2.9%。2018级在校全日制毕业生68人,巩固率90 %。

年 份

中职招生数

中职在校生数

普通高中在校生数

2020年

 897

1038

2021年

849

1835

3.教师队伍

我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知识雄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校教职员工108人,专任教师82人,师生比为1:20。“双师型”教师比例0%;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45人,比例55 %、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0%;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0%。均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教师素质各项指标比例均达标。

与上一年度相比,本年度教师学历全部达标。

年份

专任教师

双师型教师

兼职教师

本科以上学历

硕士以上学历

高级职称教师

2020年

56

2

5

32

0

2

2021年

82

0

5

45

0

0

4.设施设备

学校拥有计算机实训室3个,共180台电脑;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50万元。能根据实际实施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训教学内容,全日制在校生生均设备值2.5万元左右,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0.2个;学校校园网出口总带宽100Mbps,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100Mbps;图书馆纸质藏书1.8万册,电子图书2万册;本年度新增固定资产总值600万元。

年份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实训实习工位

数纸质图书数量

2020年

150万

 150

 12000

2021年

250万

 200

18000

 

二、学生发展

1.学生素质学校以“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为目标,秉承“立德、尚学、强能、健体”的校训,以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职业型、实用型人才为宗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理想,有目标,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团组织活动,要求加入团组织的比例逐年提高。

校内测试,文化课合格率100%、专业技能合格率100%、体质测试平均分为78.2,实际达标率为82%、毕业率100%。

 

年份

学生违纪处分人数

文化课合格学生数

专业课合格学生数

当年获得毕业证学生数

2020年

 0

49

49 

49

2021年

 0

1038 

1038 

68

2.在校体验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庐陵文化积淀,充分利用主题队会、宣传栏、广播、校园网等宣传渠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知识教育、法律知识的普及等。邀请吉州工业园区派出所警官来校进行法治讲座,教育学生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校开立心理咨询室,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通过德育课程、主题队会,引导学生摆正心态,与人为善,接受他人,不孤立自己;自尊、自爱、自强;同时也要宽容、体谅、理解他人。

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97%、生活满意度达95%、校园安全满意度达100%、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达99%。

3.资助情况

为了让国家对中职生的资助政策家喻户晓,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加大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家校联系,开设资助政策宣传课,帮助家长了解助学政策,资助卡发到学生手上,须本人激活才能使用,家长能有效监控学生助学金的使用,防止学生把助学金挪作他用。

学校严格执行上级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吉安应用工程学校资助办工作制度》、《吉安应用工程学校助学金免学费申请发放流程》,构建了助学工作体系。认真贯彻上级的相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工作目标,以实施“免”“补”为重点,以学校奖学为补充,实行国家助学与学校奖学相结合来开展工作。助学金的发放,严格按申请、评选、公示、审核程序进行。2021年春季学期,学校共计免学费950人,计403750元,发放国家助学金337人,计337000元;2021年秋免学费880人,计374000元,发放国家助学金313人,计313000元。已完成数据信息上报工作。

4.就业质量

学校一贯注重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分三个部分集中进行,就学生管理、面试技巧、就业法规政策、就业形势、企业管理制度、人际关系、生产安全教育、诚信教育的多方面内容开设讲座,邀请合作企业资深人力资源专家进行指导;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不同的求职心态,就求职面试技巧对学生进行了指导;往届优秀毕业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鼓励师弟师妹们勇于担当,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通过以上举措,有效解决了学生就业中常见问题,提高学生面试技巧及职业发展能力,为学生融入企业和社会做好准备。

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对口就业率达100%,初次起薪在3500元/月以上。

年份

当年就业学生数

对口就业人数

初次就业平均月收入

学生创业人数

2020年

49

28

3500

0

2021年

68

48

4000

0

 

5.职业发展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不仅要学生学会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增强社会就业的适应能力。在学习训练中,我校增设了学习方法主题课、训练理论课、社会礼仪交际培训、普通话培训等内容,这样,学生纠正了重实训、轻文化,重技能、轻理论的偏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注重他们的能力培养,着力对他们进行工作技能的培训和适应社会环境压力的实践,有效地增长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增强了适应社会的知识与经验,能较快地适应社会就业的环境。我们还根据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要求,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教育,请往届优秀校友来校做创业的先进事迹报告,组织他们走进校友创办的企业中观摩,用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体验与感受创业的成就与收获,激发他们自主创新创业的激情,向学哥学姐学习,树立信心,学好本领,做自主创业的生力军。

目前,我校毕业生特点是:适应社会能力强,社交能力好,情商高,吃苦耐劳,创业创新意识强,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后,均能较好地适应岗位工作,并在工作中做出突出的业绩。多数学生在岗位上会认真钻研行业技术,但由于理论基础较低,学习新技术的能力跟不上。

三、质量保障措施

1.专业动态调整

突出专业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学校建立并完善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学校各专业均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本校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申请开设专业。

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进行专业动态调整,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重点建设面向本地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铁道运输管理、航空服务、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等品牌专业。

2.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制定了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滚动修订,根据国家和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调研成果,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时比例,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并有严格的审批手续,选用规定教材。

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主干专业局部实现了教学、实训一体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与技术技能训练高度融合。

积极创新专业课教学模式,形成了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为主体的七种教学模式。广大教师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意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根据专业特点,积极开展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法,进行小班化教学试点;探索和实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材施教,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等。

我校正在申请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授权“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根据需要申请多次考证。教师都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学校所有机房都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每学期所有老师都要向学校网站上传本学期质量好的教学课件;教师教育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达100%。

3.教师培养培训

2021年度,学校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选派12名专业老师到对口专业单位进行专业培训;学校每周举行德育培训例会;并在资金、教学安排、评优选优、工资评档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学历提升和自身素养的提升,在教师中形成自觉终身学习、提升素质的观念。

4.规范管理情况

深化教学改革,实施“中等职业教育‘2.5+0.5’、校外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的教学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之比平均为3:6,学分比为4:6,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比重为50%以上。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制定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办法,建立了以学校为核心、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社会贡献评价学校。

规范化管理,明确责任目标,加强后勤制度建设。学校建立了由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总务主任具体抓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有关后勤管理制度,以此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抓手。实行了购物、领物、收费登记制度,实物台帐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会计人员准确无误地收取开学初的各种费用,每学期结束时及时做好各种帐务核算,结清代办费。同时做好固定资产的清点、核实工作。学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处理食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执行《食堂管理员工作职责》、《食品卫生检查制度》等管理制度。学校从中层干部中选派安全责任人负责食堂管理,与学校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签定《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承诺书》,以此强化后勤员工的服务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坚决杜绝食品中毒等类安全事故。还注重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教育,定期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及时兑现奖惩措施。定期召集食堂工作人员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卫生管理规定》等法规,及时通报媒体报道的食物中毒等事件,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学校组建了以李校长为组长,分管学生安全工作和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校长助理肖丽丽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和各中队长为成员的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成员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计划,纳入学校目标考核、领导政绩考评。实施过程中有计划、有方案、有部署,对各处室和中队长有阶段性检查、有考核。考核结果与开展文明双创活动紧密结合,与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紧密结合,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紧密结合,与教职工工资直接挂钩。

修订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听课、教师评教、评学制度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形成了由教学质量监控运行系统、教学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调控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考察教师教学环节,各教研室积极参与教学管理,抓教学环节,鼓励新老教师 “传、帮、带”,在进一步提高工作突出老师待遇的同时,也给工作不尽心、不称职、不负责的老师采取扣除绩效奖、课时费、诫勉谈话等形式,强化大家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的紧迫感。确保授课老师都能够立足岗位,珍惜岗位,尊重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爱护学生,起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财会人员要能够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做到帐目日清月结,做到账物相符,收支平衡,开支合理,并做到每月按时向校长报告收支情况,做到“管家”工作心中有数。在购物方面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实行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购物单据需正式发票,有经手人签字,分管领导签字,校长批示方可生效。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严格执行三个“一”:即一支笔审批、一个部门管理、一本帐登记。财务上坚持收支两条线,所有收费经过学校同意,及时开票,及时入帐。积极开源节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方针,加强水电管理。

5.德育工作情况

(1)注重德育课教学。德育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在校生的必修课程,我校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政治思想教育》《哲学与人生》等相关德育方面必修课;学校德育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在校园内、各楼层走廊的文化布置,内容包括办学理念、校规校训、四有标准、励志名言、校园风采图片等,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启迪学生立志成才,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学校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各项活动中,在进行爱国教育同时,围绕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各中队每周日晚自习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主题班会,新生入学伊始便进行一周入学教育,突出做好军训教育、校史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开展了法制讲座、“文明礼貌月”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活动中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阵地建设和文化内涵建设并举,各类优秀文化包容生成,逐步建立起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徽、校风、校训等,通过文化引领、活动贯穿,打造出特色德育品牌。把前沿企业文化、管理经营理念引入校园;结合职业学校特色完善文化长廊,激励学生崇尚技能,突出职业学校办学特色。

(3)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我校以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建设为契机,整个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校内陈设与布置合理,突出民族复兴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防教育、井冈山红色文化特色,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整个校园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4)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每月一主题,每周一重点,以主题引领活动,用活动渲染主题。举办专业技能比赛、国庆、元旦主题文艺汇演等活动,武术、书画、音乐舞蹈、志愿者服务等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举行“十不准”教育月系列活动、法制教育月系列活动等。

(5)我校以警营式建制,实行军事化封闭管理,抓中队长(教官)队伍建设,强化中队管理。要求各中队开展“抓小事工程”,通过细化要求,逐项训练,逐个突破,让每个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完善人格,提高文明素养。中队日常管理分解为“宿舍、学风、纪律、卫生、出勤及出操”五项考核指标,每月先进中队、文明寝室的评比,主要根据该中队累计分数确定,有力地促进了良好校风、队风、学风的形成。

6.党建工作

本年度,在区教体局、社区党委指导下,完善学校党支部,选举了支部委员,明确了分工。3次组织党员16人,深入学习“十九大、四中、五中”会议精神及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组织开展以“学党史、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提高“三会一课”质量,积极开展“党员主题活动日”、“政治生日”、“我是党员我带头”、“争当井冈好儿女”等系列活动,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要求党员在师德师能方面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头自查自纠“软、懒、散”等不正之风,发挥正能量。党支部引领全体教职工自觉以主人翁的姿态,“讲大局、多干事、讲责任、干实事”,爱岗敬业、奋发上进。

四、产教融合

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紧密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企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以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率达100%。目前,学校先后与泉州海洋学院、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动铁(上海)集团吉安高铁站、摩比(吉安)科技有限公司、新永胜有限公司等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以及广东、江苏、上海、南昌等地的多家国内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就业网络。

年份

合作企业数

校企合作定向班学生人数

对口到合作企业就业学生人数

2020年

3

0

18

2021年

3

0

0

2.学生实习情况

近几年我校广泛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实训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学生实习工作中,学校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执行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文,制定了《吉安应用工程学校实习就业管理制度》,为强化领导,校长为学校实习、就业领导小组组长、招就处、教务处、班主任为成员。详细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计划,签订顶岗实习三方协议书,选择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设备完备、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企业和单位安排学生实习,并选派优秀指导老师跟踪指导。

2021年外出顶岗实习的学生0人。为提升学生快速地对企业的认知和融入,2021年学校安排二年级各专业的学生进行为期二个月的企业教学实习0人。实习由专业课任课教师带队,由教师和企业人员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实习实施,实习期间为学生购买了相应的保险。

 

年份

实习学生总人数

校方安排实习学生人数

自主实习学生人数

接收集中实习学生的企业数

2020年

98 

91

5

2021年

 0

0

0

3、1+X证书试点情况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今年9月,我校开始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前,我校Web前端开发证书试点工作采用将考证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相关教学课件、教学实验等必备教学资源已有一定积累。陆续开展相关师资培训等工作,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现代学徒制试点情况

在多年校企合作实践的基础上,今年在计算机、铁路运输管理专业探索“双师双徒模式”的现代化学徒制,把技能大师引进校园,建立了“计算机组装及网络调配”、“高铁管理实务”大师工作室,大师有“双徒”(专业教师和学生),学生有“双师”(大师和专业教师),试点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明显提高,能学到很多课本上说不清楚的东西,以“学生 →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把学生直培养成企业员工,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5、集团化办学情况

为使学校资源达到较大利用率,同时弥补一些人才和设备上的缺陷,我校由吉安三励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构建了混合制办学模式。

目前与江西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泉州海洋学院达成协同办学共识,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研发孵化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互补、品牌效应形成、集约式发展,从而实现集团内部各利益共同体的互利互赢、共同发展。

五、社会贡献

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学校先后被成为 “军事化封闭管理特色学校”,“技能型军事人才输送单位”、“吉安国防教育试点学校”。办学16年来,为社会培养了数千名合格的技术人才,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年份

在本省区域内就业学生人数


2020年

     28


2021年

10


 

2.社会服务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组织团员志愿者,在节假日走向街头,协助维持交通秩序,规范行人过马路走斑马线、扶老携幼避让车辆,深入社区打扫卫生,清理垃圾,清除卫生死角,免费为市民进行计算机维修、网络维护等工作,到火车站协助客运安保、旅客咨询等工作。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赞誉。

年份

合作单位数

培训总批次

培训总人次

培训合格人数

2020

2

2

60

60

2021

3

120

120

3.对口支援

进行教育扶贫,贫困子女就读本校,免收住宿费、书本费等。学校还对贫困生群体积极开展心理扶贫工作,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以后立志成才,回报社会。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贫困,克服自卑心理,做生活的强者,成为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人。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学生,防范于未然。抓好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自立能力和高贵的修养。

年份

东西部对口帮扶项目数

东西部对口帮扶投入资金(万元)

对口扶贫项目数

对口扶贫投入资金(万元)

2020年

0

0

1

2.5

2021年

0

0

0

0

4、服务抗疫

自从防疫阻击战打响以来,学校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及早谋划,多措并举,全力防控,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牢固的防线。

在市、区防疫指挥部指令下,我校第一时间召开了专题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会,制定《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应急实施方案》,成立了由校长高祺为组长的抗疫工作领导小组,全体党员、队长、教师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做好防疫五项常规措施:扫码、测温、戴口罩、常通风、勤消杀。加强宣组织网络学习,结合信息化手段授课,不耽误学生学习。

在校园大门前设立了疫情防控宣传点,每天7点到19点不间断播放市防总统一下发的宣传录音,累计向市民免费发放纸质宣传资料500余份、口罩1000余个,在街道上拉宣传横幅10余条,对市民了解新冠病毒,正确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举办者履责

1.经费

学校建立了健全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国家财务制度执行,在专项资产管理上,学校明确专项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开支标准,审批人员、权限、流程,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责任,按要求、按预算、按程序管理好项目资金,政策性经费、生均拨款、项目投入经费能及时到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证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规范及执行的有效性。

年份

政策性经费投入(万元)

生均拨款

本年度项目数

本年度项目资金投入(万元)

2020年

 0

3

360 

2021年

0

0

0

300

2.政策措施

近年来,吉安市教体局,吉州区教体局给予学校较大的关心和支持,在春季招生工作中指导、协助宣传我校招生。

校内校长全面负责各项工作,每周一下午定期召开教职工例会,审议表决学校重大工作,保证政务公开透明。学校实行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健全师生信访投诉制度,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秉持客户思维,倡导服务至上。学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服务,干部为职工服务,后勤为教学一线服务的同心圆式服务模式。实行服务对象首问责制,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各部门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

七、特色创新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每周五下午召开师生大会,主要学习井冈山精神、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庐陵文化精神。把红色经典教育贯穿到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以《井冈山精神》为重点,指导学生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做到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求上进。

二是根据生源特点,找准教育和管理的突破口。按照“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求知创新,学会处事做人”的育人理念,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坚持把养成教育作突破口,狠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管理,注重困难生的转化教育。通过新生入学军训、入学教育等措施,让新生了解我校的规章要求,初步纠正以前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结合中队量化考评和学生操行的考核,积极实施德育综合量化管理,坚持不懈地对学生执行日常行为规范情况检查、督促,及时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教育,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本年度未出现学生安全事故和违法现象。

三是形成多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面向企业、贴近基层、服务社会”的办学特色。制定了学校章程,严格按照省、市教育部门要求设置课程,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目前开设计算机技术应用、铁道运营管理等专业,以计算机教学为基础,发展国防教育、网络监察、电子商务等教育方向。在开设必修的理论和专业课程外,还开设了军事技能、车辆驾驶、武术、散打、擒拿格斗等多种技能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军务实战技能,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一支重要的辅助生力军。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租赁的校园随着学生人数的大增而显得面积不足;

二是教师队伍素质必须提高,加大专业化比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三是基础设施还比较滞后:由于我校长期租用地方场所办学,相应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办公教学环境还需改善,教师住宿环境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有待提高,文化设施还达不到标准要求,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进一步深入等。室外课训练场地与学生数量不成比例,场地建设还比较拥挤,急需扩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办学十六年来,部分教学设备老化,需更新换代,进一步完善,新增专业方向的教学设备还亟待备齐;

四是生源良莠不齐,学生基础薄弱,不利于整体施教。

2.改进措施如下: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购买土地,建设新校园,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二是与井冈山大学加强沟通、交流合作,聘请教授级专业人才来校兼课课;通过校企合作,委派学校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逐步构建学校自己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针对人才不稳定情况,探索一套促进师资队伍稳定的保障机制,建立“人才适岗选用”、“薪酬公平”、“绩效考核”、“合同管理”机制,在思想、文化、生活待遇上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购买实训设备,建设校内、校外现代化实训基地。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自筹资金单独设立贫困学生助学金和优秀学生奖学金,吸引广大贫困山区贫困学子和有志专业技术的学子入校学习。